3月12日下午,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召开“持续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重点课题开题会。我校(院)长康年、文旅数字科技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翔分别作为课题组专家和课题组副组长参会。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肖贵玉,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劲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程梅红,市政府外办副主任马颖慧出席了此次开题会。开题会由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张小松主持。
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全国入境旅游门户和枢纽,在推动旅游国际化、优化入境游服务体系、增强全球游客体验方面具有重要责任。此次课题以上海入境旅游情况为切入点,聚焦外国游客,梳理上海入境游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经验,分析制约瓶颈,提出促进上海入境旅游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具体路径和举措。
围绕如何深化上海入境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踊跃建言。冯翔代表课题组发言,她提出课题调研将以“新时代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定位,聚焦入境游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优化,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专家访谈、案例比较和实地调研等方式,重点围绕资源禀赋、形象推广、产品开发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上海入境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程梅红表示,上海作为入境游门户城市,应强化目的地营销与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国际游客体验,并通过拓展国际航线和优化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增强市场吸引力。张小松表示,入境游是上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抓手,需精准分析市场需求,提升游客体验,并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服务体系。杨劲松表示,入境游发展需依托精准数据分析,加强对外籍游客消费与出行模式的研究,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旅游管理与服务。
肖贵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全球旅游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新挑战,上海应当积极研判入境旅游的发展趋势,明晰自身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角色定位,推动旅游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他指出,入境游的目标、发展障碍及应对策略需要进一步系统梳理,并在政策、服务、市场等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他强调,研究成果必须基于最新数据,确保分析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建议方案需具备可操作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并最终形成可落地实施的政策建议,助力上海在“十五五”规划中进一步夯实国际旅游枢纽城市的地位。
此次会议为上海入境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我校(院)课题组将结合会议研讨成果,持续深化课题研究,努力为上海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城市国际化发展凝智聚力。
(供稿、供图:文旅数字科技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